界面新聞記者 | 陶知閑
晨光新材(605399.SH)的一紙業績預告,將股價從暴漲中拉回現實。
這家近期被資本熱捧的“硅烷新貴”稱,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350萬至510萬元,同比暴跌108.35%至112.16%;扣非凈利潤更是虧損2900萬至虧損3900萬,同比斷崖式下滑228.87%至273.31%,創上市以來新低。
在發布公告的當天,晨光新材股價創出今年新高的18.44元/股,同時連續三天封漲停板。
晨光新材解釋稱,虧損源于產品單價下降及子公司建設費用增加。但是,拆解公司過往財務數據與行業現狀會發現,一場由產能過剩引發的行業寒冬,正將這家功能性硅烷企業推至上市以來最黑暗時刻。
供給過剩
晨光新材產品矩陣涉及功能性硅烷基礎原料、中間體和成品。具體看,主要產品按照不同的官能團分為氨基硅烷、環氧基硅烷、氯丙基硅烷、含硫硅烷等,下游應用領域涉及汽車、風電、光伏、輪胎、建筑等,客戶涵蓋膠黏劑、輪胎、橡膠、涂料、新能源及復合材料等行業。
由于功能性硅烷對無機和有機物親和的作用,使其成為了太陽能光伏面板、涂料、膠粘劑和復合材料等的重要原料,尤其在復合材料中,是提升復合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材料之一。
近年來隨著新材料熱,諸多國內主要有機硅生產企業開始涉及有機硅下游深加工產品功能性硅烷,與晨光新材在功能性硅烷產品領域產生競爭,行業整體產能大幅增加。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功能性硅烷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2024年我國功能性硅烷產能達到70.25萬噸,較2023年增加1.89萬噸;產量達到40.14萬噸,較2023年增加2.82萬噸,產能利用率不足60%。
供給擴大,需求卻“跟不上”腳步。根據智研咨詢的數據,2024年我國功能性硅烷需求量27.25萬噸,需求僅為供給的三分之二。
2025年結構性產能過剩壓力還將加大。智研咨詢預計今年我國功能性硅烷產能將達75萬噸,產量將達44萬噸,需求為29.91萬噸,供需剪刀差擴大至45萬噸。
整個行業市場規模僅57.73億元,略高于目前晨光新材市值。
暗淡的未來
本質上,功能性硅烷屬于周期品,價格深受供需影響,而過剩之下,功能性硅烷價格開始走低。2024年氨基硅烷產品平均售價由2023年的2.51萬元/噸下滑至2.03萬元/噸,下跌幅度高達19.1%;環氧基硅烷產品價格由2023年的3.25萬元/噸下滑至2.83萬元/噸,下跌幅度為12.78%。同樣,含硫硅烷產品則由2023年的1.83萬元/噸下滑至1.63萬元/噸,下跌幅度為11.22%。

功能性硅烷俗稱工業味精或工業維生素,與硅橡膠、硅油及硅樹脂并稱為有機硅材料的四大門類,根據用途可分為硅烷偶聯劑和硅烷交聯劑。
其中,硅烷偶聯劑主要應用于異種基體間的彈性橋聯劑、材料表面改性劑、非交聯聚合物體系的交聯固化劑等;而硅烷交聯劑主要應用于室溫硫化硅橡膠的交聯固化,高分子材料交聯固化、硅樹脂合成和涂料改性、用作防水防潮材料等。
“通用型硅烷交聯劑技術門檻低,同質化導致價格戰慘烈?!被ば袠I分析師李薇對界面新聞表示。
中金公司研報也指出,由于頭部企業合計規劃新增產能超70萬噸,未來五年硅烷價格或持續底部震蕩。
行業集中度提升并未緩解競爭。CR5(行業前五名市占率)從2022年38%升至2025年(預計)51%,但龍頭企業通過擴產搶占市場,反而加劇價格廝殺。同行中,錦華新材2024年四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31%,2025年一季度再降17%,印證了全行業生存環境的惡化。
歷史冰點的毛利率
價格下滑對晨光新材毛利率影響最為直接。公司毛利率從2021年高點的42.56%一路坍縮至2024年的14.84%。進入2025年,晨光新材經營狀況未見好轉。一季度13.18%的毛利率較2021年高點的42.56%縮水七成;凈利潤率更是首次轉負至-2.04%創上市以來最差紀錄。雖然公司稱“銷售數量增加”,但營收下滑與毛利率崩塌的殘酷現實,戳破了增長幻象。

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晨光新材承受著成本與售價的雙重擠壓。
“上游原材料金屬硅價格劇烈波動,年波動幅度達±30%,”化工行業分析師李薇表示,而下游兩大主力市場建筑建材(占硅烷需求40%)和光伏封裝同時遭遇寒冬。
2024年房地產投資下滑抑制建筑用硅烷需求,光伏組件產能過剩則拖累封裝材料增長。企業難以通過提價轉移成本壓力,被迫降價保市場份額。
這種擠壓直觀體現在財報上。晨光新材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營業成本降幅分別為0.06%和13.46%,遠小于營收降幅0.42%和15.09%,顯示單位成本剛性。疊加產品均價下滑,利潤空間被徹底碾碎。
寒冬未盡
令人費解的是,在全行業深陷過剩泥潭時,晨光新材仍在逆勢擴張。寧夏晨光“年產30萬噸硅基及氣凝膠新材料項目”一期試產、二期在建;安徽晨光“年產30萬噸功能性硅烷項目”全面建設中。這些項目帶來巨額資本開支,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管理費用同比分別增長13.25%和16.67%,直接侵蝕利潤。
同時,晨光新材債務激增,資產負債率從2022年的10.36%飆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33.75%。

更值得警惕的是現金流。晨光新材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4036萬元,同比大跌80%,今年一季度更是凈流出1636萬元;投資活動現金流出達11.07億元(2024年,創出歷史之最)和4.55億元(2025Q1)。
注冊會計師李磊對界面新聞表示,“晨光新材的主營業務造血能力急劇萎縮”。
晨光新材不得不舉債維系運營,2025年一季度末長期借款達4.46億元,較上年同期激增69%。
激增的存貨與萎靡的市價,構成最危險的“暗雷”。截至2024年底,公司存貨余額達2.1億元,占流動資產13%。在硅烷價格持續下探之下,2024年度公司合并報表口徑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2160萬元,其中因存貨價格波動累計計提跌價準備便高達1944.23萬元,占減值總額90%。
“當產品售價逼近可變現凈值時,存貨跌價計提壓力會急劇上升,而剩余庫存仍面臨貶值風險?!崩罾趯缑嫘侣劮治?,“尤其在建產能投產后若加劇價格戰,存貨減值可能吞噬更多利潤?!?/p>
值得注意的是,晨光新材已將“年產21萬噸硅基新材料及0.5萬噸鈷基新材料項目”延期至2026年底(原計劃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間是2024年12月),側面印證市場消化能力不足。
“技術溢價在產能過剩面前不堪一擊?!崩钷敝赋?,“頭部企業尚有規模優勢,中小廠商要么減產止血,要么轉型高端產品。”但高端領域需持續研發投入,對現金流緊張的晨光新材而言絕非易事。
面對持續擴大的供需缺口、高懸的存貨減值風險、緊繃的資金鏈,晨光新材能扛多久?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