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午間,恒生銀行(00011.HK)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上半年,扣除預期信貸損失前的營業總收入209.75億港元,同比增長3%。除稅前溢利80.97億港幣,同比下跌28.39%;股東應占溢利68.8億港元,同比減少30.46%,每股基本盈利3.34港元。第二次中期股息為每股1.30港元。
其中,凈利息收入減少7%至143.39億港元,公告顯示,主要是由于平均總客戶貸款減少3%及市場利率下調,尤其是香港銀行同業拆息自2025年5月起持續處于低位所致。凈利息收益率較2024年上半年減少30個基點至1.99%。
據上海證券報,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在出席中期業績發布會時表示,得益于銀行采取業務多元化的策略,2025年上半年,服務費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長34%,足以抵銷凈利息收入減少的影響。期內,服務費和其他收入占本行的總收入,從2024年底的25.9%上升至31.6%。
施穎茵坦言,由于市場的不確定性持續,持續利率高企以及商業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恒生銀行審慎增加撥備,預期信貸損失錄得48.61億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總減值貸款為550億港元。房地產行業持續面對信貸壓力,不良貸款比率為6.69%。
施穎茵表示,恒生銀行將繼續審慎管理風險,并為未來增長奠定穩健基礎。
今年3月,恒生銀行曾傳出裁員消息,部分部門裁員幅度在10%至50%之間。5月15日,恒生銀行回應界面新聞記者稱,該行最近進行業務調整,受影響的員工數目占銀行核心業務員工總數約1%。
此前財報顯示,2024年恒生銀行實現營業收入凈額415.37億港元,同比增長1.75%;股東應得溢利183.79億港元,同比增長2.98%。不過,受香港商業房地產客戶現金流壓力影響,不良貸款比率上升至6.12%,觸及10年以來最高值。
據公開資料,恒生銀行成立于1933年,總部位于香港,是匯豐集團的核心成員之一,1972年在港交所上市,業務范圍涵蓋涵蓋個人理財、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及跨境金融服務等。
上述業績發布后,恒生銀行股價午后直線跳水跌近7%;截至7月30日收盤,恒生銀行大跌7.4%,股價報收113.8港元,總市值2142億港元。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