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韓理
個人跨境投資不強制納稅的階段要過去了。
今年以來,不少投資美股港股的個人投資者收到了當地稅務部門的通知, 被提示要自查個人境內外所得并及時進行納稅申報。
個人海外投資所得需要及時納稅,那么對于可投海外資產的QDII、港股通基金等產品來說,會有什么影響嗎?界面新聞采訪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影響。
某公募投研人士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目前QDII基金以投資美股和港股為主,兩地的稅收情況也不同。”
該研究員向界面新聞解釋,美股不收取印花稅,主要收取資本利得稅和股息稅。“美國對非美國稅務居民的QDII基金免征資本利得稅,但前提是QDII基金需向美國券商提交W-8BEN表格,聲明其非美國稅務居民身份。就股息稅而言,根據中美稅收協定,QDII基金提交W-8BEN表格后,稅率可降低至10%,由美國券商或基金托管行直接代扣。”
與美股不同,港股主要收取的是印花稅和股息稅,資本利得稅暫時免征。“港股的印花稅相對較高,最新為0.1%,并且是雙向征收。而股息稅,QDII基金若通過外匯額度直接持有港股,H股與中資股均按10%稅率代扣股息稅;若QDII基金通過港股通渠道持有港股,則需按照港股通的稅費規則繳納,稅率可能升至20%-28%。”上述研究人士表示。
而可投港股的基金除了QDII,港股通基金也是重要的產品形式。上海一位港股基金經理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港股通基金在投資中需要繳納印花稅和股息稅。“港股通基金作為買方并不需要單獨繳納印花稅,相當于交易所已經代繳了。”
“個人投資者對此可能沒有感知的,但是印花稅的交易成本最終會體現在基金凈值上。”某公募基金會計對界面新聞表示。
“股息稅屬于所得稅范疇,按港股通稅率(20%-28%)執行。”北京京師(成都)律師事務所劉誠冬律師告訴界面新聞。
那么個人投資者通過上述兩類基金投資海外市場獲利還需要納稅嗎?劉誠冬表示,不管是QDII還是港股通基金,資本利得稅都是免征的,港股通免征至2027年底。因投資海外市場產生的股息稅已經由基金資產代扣,個人投資者無需單獨繳納。
“此外,QDII基金向投資者分配的現金紅利或紅利再投資收益,是暫免個人所得稅的。但如果基金分紅中包含了境外的股息,則需要個人在年度個稅匯算時按20%的稅率申報所得稅,可抵扣境外已繳的10%的股息稅,避免重復征稅。”上述投研人士表示。
劉誠冬提示,未來若稅務部門加強對QDII基金的穿透監管,要求投資者自行申報海外收益,不排除需補繳國內20%稅率與海外預扣稅差額的可能。

今年3月開始,浙江、山東等地的稅務局就先后發布了依法對未申報海外所得的納稅人開展風險應對的公示。公示內容大同小異,即稅務部門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了某境內居民存在取得海外收入未申報繳稅疑點,并督促其整改。可見,對海外投資所得進行補稅一事早已有跡可循。
“過去因監管技術限制,境外投資稅收征管較弱,導致部分收入未申報。CRS(共同申報準則)和金稅四期實施后,跨境信息透明化,補稅是對歷史漏洞的糾正,防止稅基侵蝕。而通過稅收調節,鼓勵長期投資和合規申報,同時遏制非理性資本外流,引導資金支持境內資本市場,形成政策引導作用。”劉誠冬表示。
一位境內外理財規劃師告訴界面新聞:“目前并不是所有賬戶都會收到補稅的通知,以我們這邊的客戶樣本,海外資產量級要達到2000萬左右可能才會收到,不過也不排除未來會針對所有賬戶全面實施。”
他還表示,近年來客戶對于海外各類資產的多元化配置需求越來越多,這類投資所獲得的資本利得同樣是要依法納稅的。
劉誠冬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中國居民通過海外賬戶投資所獲收益,不管是什么金融產品,包括股息、利息、資本利得等,均需按20%個人所得稅稅率自行申報。即使資金未匯回境內,只要屬于‘中國居民’的海外所得,都需納稅。”
他還表示,通過海外賬戶投資無法避開中國稅法的海外征稅義務。即使轉移至非CRS國家,稅務機關仍可通過其他渠道如銀行流水、資金鏈路追蹤。但可以優先選擇境內合規渠道如 QDII、港股通等,利用現有稅收優惠(如港股通資本利得暫免);對海外投資收益主動申報,避免滯納金和罰款;由專業稅務咨詢單位,優化投資架構(如通過稅收協定國的基金間接投資),降低綜合稅負。
發表評論